不是在為這本書打廣告,不過這本書寫得很棒,如果讀者有興趣,應該要去買來讀讀。今天發表讀後想法。為何要讀這本書?2019年不是說過「自從一見楞嚴後,不讀人間糟粕書」?
先介紹我的個性。有聽過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?舉個例子,回想九二一地震當時,睡在台北租屋雅房地板,上方就是兩片玻璃窗,玻璃還是破掉用膠帶貼著。一點多時地震非常搖晃。手舉高扶住玻璃窗,等地震搖完,就繼續睡。但腦中擔心著這地震會造成嚴重災情,隔天一早就騎著機車往總統府方向去巡視災情。
第二個個性就是我很重承諾,只要說出口的,都會儘量做到。與人相約,除非有重大原因,否則從不遲到。因此很怕給人承諾。第三個個性是即便是總統/首富在面前,也不會狗腿巴結。說這些不是想要自讚,因為這不是優點,有時候反而是一種缺陷,但究竟什麼個性是完美的?認為不必追求完美,能時時清醒自在喜悅就是好個性。了解我的個性後,再看心得,比較不會有錯誤的期待。
寫這心得有其因緣,今天答應Sophia 寫篇心得。今年10/1 子溱送這本書。不用讀就知道這本書很棒,作者很優秀的。但還沒時間讀它。為何知道?因為以前我們三位,在2005年期間都在資策會共事。Sophia 的英文很棒,當時資策會要往國外開拓業務,需招攬這樣的人才。Sophia 的學經歷非常合適。小弟不擅言詞、社交與英文。除非像子溱和秀媛這樣個性的人,有長時間相處過緣才會深。所以我們彼此知道有對方,但那個緣很淺很淺。
然,有時候,過去種的種子,突然會在未來某時候發芽。緣份就是這麼深奧。基於承諾,今天花了三個小時讀完這本書。這緣份有多難得大家知道嗎?這世界的書有幾千萬或幾億本吧,我這輩子從頭到尾仔細讀完的課外書可能不超過30本,沒有紀錄,反正很少。但我很用心的把這本書看完,所以這緣份有多深?因為承諾了。
第一個心得,這本書寫得好,Sophia 的文筆很好,她應該有寫日記或紀錄的習慣。本身的經歷就十分精彩,故事自然吸引人。清末民初到民國50年間,那個淒涼貧苦的時代,時代的悲歌數不勝數。尤其貧困家庭女性的地位更是低下可憐。什麼裹小腳、童養媳、慰安婦、重男輕女,資源不足的時代,真的每天到處都有很多可憐的事情發生。身為男性,也是替過去這些女性抱不平。但現在女性爭取男女平權有時又好像過了頭,男女的性不同,功能不同,扮演的角色真的要互補互助並尊重才是正確的。
第二個心得,精神疾病。我曾寫過一篇文章試圖想要了解並根治憂躁鬱症問題,但不容易解!這跟很多因果有關係,外人很難改變。Sophia的母親和外婆都有這樣的問題,很多婦女懷孕生產後也有類似問題。有時要靠貴人、機緣和境遇去改變。
第三個心得,Sophia 遇到這麼多挫折和磨難,仍能對很多人事物都抱持正面的看法,這非常不容易。所謂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漣而不妖。Sophia 成功把包袱解脫,通往更輝煌的大道。還能為這社會做這麼有意義的事,那很了不起,這樣人生已經很美好充實。
第四個心得,這世間人事物是一直在變化的,因此要學習真正的佛法,隨緣不變,不變隨緣。Sophia 的經歷造就她成為一位很感性的人,這幾天和她接觸,覺得她時常處於感動中,想哭,流淚...。這會有兩面,一面是很能夠感染說服他人。另一面是自己未來會受制於這種情緒。應該要調整。讓自己如何時時清醒,處在一個比較自在喜悅的狀態比較正確。否則未來自我免疫力低落時,業力又現形,身心較容易受到干擾。楞嚴經可以好好拿來研究。
第五個心得,離婚是一種緣盡緣滅的現象,生離死別就是如此。事過境遷了,內心要能真的放下。兒子是一位可以承擔大任的人,女兒也非常爭氣與貼心。這種喜悅、天倫之樂很美好!還有這麼多好友支持,這人生已經非常多采多姿。
第六個心得,每個創業家走的路徑不同,很佩服 Sophia 的創業歷程。在前公司那種不被重視的感覺能感同身受。後來決定要跟兒子去創業,克服萬難成功了,這非常正面,可以當典範,激勵不少喪志或中年失意人心。同時也想到我明年要創業,感受就像是要去征服一座這輩子沒有爬過的山,去那山上看風景,沿途感受一下心境變化。希望多多指教。
祝福 Sophia ~
ps1: 雖說Sophia 太感性,只是擔心她有副作用。
ps2: 一直不喜歡人與人接觸有特殊目的,我只能要求自己,不能勉強她人。單純、天真、善良、慈悲是好的人性。